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五年,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工会工作寄予更高期望的五年。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是锦州市总工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明确未来五年“和谐职工之家”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扎实、稳妥地推进工会工作,在全面回顾、客观总结我市“和谐职工之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制定《锦州市总工会“和谐职工之家”建设五年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简要回顾 (一)发展回顾
1、“职工之家”的诞生
为贯彻落实工会十大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锦州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双争竞赛”活动。争创“职工之家”活动,并制定了详尽的“建家”方案;争当“工人之友”的竞赛活动,用竞赛这个载体把全总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双争”竞赛活动得到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热烈响应,市内和各县区的基层工会在生产一线纷纷建起了服务职工的“小食堂”、“小休息室”、“小活动室”、“小阅览室”、“小卫生间”等,从解决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入手,让职工真切地感到工会如“家”般的温暖。至此,“职工之家”这一新生事物率先在锦州诞生,继而在全国推广,使一个中等城市为中国工运历史书写出浓重之笔。
2、“下岗职工之家”的出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有企业转制的开始,部分企业职工下岗后面临暂时生活困难和再就业的难题,为协助政府和企业解决这些职工的暂时困难,使之生活保障、技能培训和重新就业问题得到很好的破解,1988年,锦州市总工会在创建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下岗职工之家”活动,通过免费技能培训、更新就业观念、提供就业信息和救助、帮扶,缓解了政府和企业的压力,也使下岗职工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开辟了“建家”的新形式、新途径,为基层工会增强凝聚力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新方法。当年和翌年,中央电视台介绍了锦州的经验,全总在锦州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锦州“职工之家”“下岗职工之家”建设仍引领者全国工运的方向。
3、“和谐职工之家”破茧而出
锦州在近三十年的“建家”实践中,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工运事业,始终坚持根据形势任务和时代特征,丰富“建家”内容,创新“建家”方式,始终坚持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与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机结合。进入21世纪,非公企业大量涌现,劳动关系呈现出市场化、企业化、契约化的特征。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依法治国等重大国策。形势、任务、要求的变化,使“建家”的内含必须从单纯解决生产力问题上升到既解决生产力问题又兼顾生产关系问题上来,必须在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工会主动协调的氛围下,寻求突破。2013年,锦州市总工会审时度势,根据全总和省总关于加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的要求,从依法治国、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以普惠的视角构筑“职工维权安全网”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的工作安排。
(二)主要问题
1、“偏硬”
有的基层工会在“职工之家”建设过程中,错误地理解为建设职工之家就是为职工建住房、建文体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忽视了建家的精神实质内容。
2、“偏软” 有的基层工会在“职工之家”建设过程中,把思想建设、民主建设、素质建设、文化建设当成空头口号,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就是不能落在实际行动上。
3、“独角戏”
部分基层工会在“建家”过程中唱“独角戏”,立足于工会自身非常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会借助外力,甚至不能够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实践证明,凡是能够争取地方党政领导重视、认可,在人、财、物上得到帮助支持的基层工会其建家工作必然开展的更好,而“职工之家”的和谐、稳定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形式化”
部分基层工会的“职工之家”只是一个空壳,一块牌子,几间房子,缺少实质性的工作内容,还没有把坚持“三项基本制度”落到实处。
二、阶段性成果
(一)概念
“和谐职工之家”是以全面打造“和谐、和睦、和顺”为显著标志的新型职工之家。
(二)内涵
“和谐职工之家”指的是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工会组织着眼于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大势所需,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采取积极、主动、务实的方式,动员和组织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特色创建活动,进而在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企业、社会之间,凝聚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型依存共生关系,构筑彼此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最终实现“共建和谐、共促双赢、共谋发展”的目标。
(三)外延
“和谐职工之家”建设的参与者很全面,有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企业、社会、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等等。
(四)目标
1、组织体系建设好
主要是确保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平等协商、用工监督、劳动争议调解、安全生产监督等组织机构。
2、维权机制完善好
建立并完善好符合企业和行业区域组织实际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工资专项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落实职工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工教育培训、保险缴纳、福利待遇、女职工权益保障、劳动争议调处、集体合同或工资专项合同履约兑现等劳动经济权益制度;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制度。
3、职工关爱落实好
以人为本,以关爱为主题,以情感联结为纽带,努力为职工学习、成长和进步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生产生活当中的后顾之忧。
4、文化生活开展好
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等方面成长的需求,完善思路,拓宽途径,力求职工精神文化活动场所、阵地、经费及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多元化。
5、社会责任履行好
工会组织要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解决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求企业切实做到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建设一流的劳动环境,自觉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积极打造企业品牌文化,形成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通过工会组织和企业的双重作用,推动实现“三个和谐”,即劳动者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和谐,劳动者与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的和谐,职工物质文化需求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推进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五)阶段性成果
2013年初,“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短短两年时间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在省总召开的半年会议上,市总作为四个发言城市之一,向大会介绍了锦州市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的经验;市总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代表辽宁省接受全国第八次检查工作中,获得检查组的高度评价;锦州市的“和谐职工之家”工作荣获“2014年度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辽宁省仅有锦州一家获此殊荣;市总主要领导还应全总组织部和中工网之邀,向全国介绍了我市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的经验。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不懈的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到“人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工人运动,推进“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做到统筹兼顾,全盘考虑,合理安排。必须坚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国工会十六大、省工会十四大精神为指针。必须牢牢把握“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广大职工汇聚在“家”,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正能量,坚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工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和谐职工之家”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十八大及中国工会十六大、省工会十四大精神为指针,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广大职工汇聚在“家”,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正能量,坚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工会建设。
3、“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阶级基础,坚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职工为本,使建家真正同每个职工个人理想和工作生活坚定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把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诚的磅礴力量。
4、“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以强化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为目标。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把握时代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深化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创新发展。
5、“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主动融入党的群众路线之中,使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工作思想要“铺地线”、工作方法要“接地气”,真心实意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工作。
6、“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体现企业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
7、“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必须致力于锦州发展大局。市总工会必须更加注重自身角色的扮演,更加注重建家与助推锦州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四、主要目标及长远的宏观展望
(一)发展目标
三至五年内,全市选树“和谐职工之家”示范单位不少于100个,达到“和谐职工之家”建设标准的单位每年递增幅度不低于30%,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和谐职工之家”建制率不低于90%,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和谐职工之家”建制率达到100%;五至十年内,全市“和谐职工之家”示范单位不少于1000个,全市50人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成“和谐职工之家”。特别是第十个年头,在完成“职工之家”、“下岗职工之家”、“和谐职工之家”“三级跳”的基础上,全面进入“建家”工作的“第四个层级”,建设“幸福职工之家”。
(二)长远的宏观展望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的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和谐职工之家”建设活动为统领,继往开来,在“职工之家”、“下岗职工之家”的基础上,破解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不健全和发挥作用难的难题,实现员工与企业主的和谐、双赢,确保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全面推进“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向“宽领域、辐射式、纵深化”方向发展,不断创造锦州工会工作的新辉煌,让“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再次成为引领辽宁乃至于全国的工会工作新品牌。
五、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
(一)劳动关系越来越复杂
伴随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原来形式单一、内容相近的劳动关系已难以涵盖不断出现的新的用工制度和就业形式,需要建立内容更加细化、方式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的劳动关系体系。
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双方选择的空间将不断扩大,劳动者个体择业的自主权将会明显增强,将进一步造成并推动劳动关系的动态化。由于适应企业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而产生的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关系在规范化程度上的多层次,加上劳动关系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多种因素互相交错影响,都将使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趋势。这些都对工会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
(二)社会环境越来越有利
1、和谐的政治环境有利于职工之家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支持工会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十八大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立场,把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纳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各级党政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通过职代会的基本形式,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障广大职工享有更多的、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2、职工的信赖赋予了职工之家新的生命力
职工之家成立至今,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员工疾苦,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反应员工呼声、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这些都已经成为职工之家的常态化工作,职工对职工之家的依赖逐渐发展成为信赖,这为“和谐职工之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3、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谐职工之家”
无论是国企还是非公企业,都需要借助员工的合力发展自身,而企业职工也需要借助企业平台获取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二者目标不同但实现目标的过程是高度统一的,也正是由于这种过程的高度一致性,使劳资双方找到了有机的结合点,找到了共同语言。“和谐职工之家”的出现为二者之家搭建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而且,随着今后企业生产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对“和谐职工之家”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4、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会更加突出
现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要,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者地位的提高和劳动者权利的维护。过去很多企业采用简单的生产技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就可获得超额利润,不需要改进技术,也不需要劳动者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廉价劳动力供不应求。随着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在市场竞争中就有了讨价还价的能力。伴随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会工作的社会环境将得到更大的改善,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会更加突出。
六、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主要任务
1、增强家的影响力
根据《工会法》的要求,重视工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和自身建设。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好工会组织,全面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制度,按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及换届选举工作,定期向职代会报告工会工作。对基层工会实行直属领导,基层工会要做到组织健全、机构完整、制度完备、活动经常。工会干部要做到人员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待遇落实。要坚持工会工作的报告制度、培训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工会工作要实现有牌子,有印章,有场所,有经费,有活动,有位置。在企业职工心目中要实现有工会,像工会,是工会,工会是和谐职工之家的评价。
2、增强家的凝聚力
要全面落实职代会制度,发挥职工代表作用。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出台前,都必须经过职工广泛讨论,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将反馈信息整理后,再提交企业协商,在双方基本达成共识后,提交职工代表或职工代表组长会议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要全面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要围绕职工关心的 “热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难点”和职工最想了解的“疑点”问题,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措施。工会作为厂务公开的第一评价人要参与全程监督。使厂务公开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要立足实际,抓好维权工作。将职工最关注、最期盼的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工资、劳动保护、职工休假、女职工特殊权益等内容全部纳入集体合同。做到维权有依据,落实有制度。要坚持“五必访”制度,在职工和家庭遇到丧事、大事、难事的时候,工会干部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送去组织和家的温暖。
3、增强家的参与力
要开展好以建设“和谐职工之家”活动为载体的竞赛活动。坚持把开展职工学技术、强素质,技术攻关、岗位立功竞赛作为建家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通过建立职工培训中心,经常开展职工培训、岗位竞赛、技术比武活动。要有效地开展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五型”班组建设和拜师学艺活动,提合理化建议和职工安全值班员等活动。逐步形成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一流职工队伍的共识。
4、增强家的活力
要增加投入,让各基层工会活跃起来。把活跃基层工会作为建设和谐职工之家的重点内容,逐步添置和完善活动设施及用品。把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到基层,拓展职工的参与群体。要经常活动,让全体职工参与进来。在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工会要经常开展职工的文体娱乐活动。要建立平台,使各类活动有序开展。要根据企业规模和职工兴趣,设立“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指导小组”,成立职工兴趣协会,提升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品位。使职工文化生活向系统、有序的方向发展。要扩大影响,树立企业新形象。工会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将企业文化与宣传企业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跨行业、跨地区开展活动和交流。
5、增强家的感召力
要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教育,培养职工爱国爱家、敬业、奉献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崇尚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理念,建立劳模休养、职工休假制度,让全体职工感受到 “家”的温暖。通过开展“送知识、送健康、送温暖、送助学”等活动,让职工增强“家”的感受。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职工服务中心。充分调动企业、工会和职工的积极性,筹集帮扶互助基金,完善职工帮扶体系,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家”的存在。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家要当好职工的后盾,逐步提高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建设职工“小食堂、小菜园、小浴池、小图书室、小文化活动室”活动,让职工增强“家”的意识。
(二) 基本内容
1、做实服务工作体系,突出“维权”主题
坚持把“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作为工会服务职工的总要求,把关心爱护职工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要适应职工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建立工作调研制度、联系职工制度和服务职工责任制,探索开展新的服务方式,为职工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建立健全公司、基层单位、班组三级调解组织体系,把劳动争议的“预防”作为工作重点,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影响。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意愿,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2、做强建功立业平台,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大力加强班组建设,深化班组标准化建设和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丰富“立学、求进、创新”班组文化内涵,建设优秀班组长队伍,全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高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开展好各类技能竞赛,引导职工自主有序参与,以竞赛检验学习成果,以竞赛促进素质提升。抓创新重“效”果,深化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探索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新思路、新方式,以班组为依托,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力求实用、实效。要抓典型引领,完善评先推优机制,大力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将劳模精神作为职工文化的重要资源,既宣传劳动模范的新风尚,又传播普通职工的闪光点,进一步巩固和弘扬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3、做精文化活动载体,打造职工“精神家园”
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加强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使职工的精神家园更加健康。以“先进职工文化进班组”活动为引领,丰富班组文化阵地。以扩展功能、实用实效为标准,以主题读书活动为推动,持续提升“职工精品书屋”效能。以扩“面”提“质”为目标,继续推进职工文体协会建设。加强协会建设的管理、指导和交流,提供坚强保障,壮大骨干队伍。依托职工文体协会,实现职工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和广覆盖,发挥先进文化的引导滋养作用。
4、做优民主管理机制,凝聚职工发展共识
坚持基本制度。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建设,落实各项职权,加强职工代表培训,维护职工的参与权、表达权。坚持通过职代会制度实行企业民主决策。规范厂务公开。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协调职责,进一步落实公开责任、公开事项、公开程序、公开渠道,开展监督检查,推进各级公开规范有序进行,维护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完善自主参与机制。不断强化职工自主参与民主管理意识,提升能力,进一步丰富民主沟通、总经理联络员、合理化建议、班组自主管理等自主参与方式,健全制度,畅通渠道,发挥好广大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七、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市总工会统一领导全市建设“和谐职工之家”工作。每年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市总体建设“和谐职工之家”目标和当年具工作体计划,并及时下达给县、区。县、区总工会对本辖区当年建家工作负总责,并指导督促、协调企业做好建家工作,并制定县区具体建家方案。被确定建设“和谐职工之家”的企业,根据锦州市总工会锦工发【2014】23号文件要求的内容负责制定本企业的具体建设“和谐职工之家”工作计划,上报县区总工会审定。
2、成立建家组织机构
市、县区、企业成立建设“和谐职工之家”工作委员会。县、区建设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由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宣传部等部门组成。委员会主任由总工会主席担任,副主任由常务副主席担任,成员由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宣传部等相应副职担任。具体工作人员由上述单位指定。企业建家工作委员会由工会、党支部、人力资源、法律部门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工会、党支部、人力资源、法律部门副职担任。具体工作人员有工会干事、法律顾问、职工代表、会员代表等。
3、分批确定,结对包扶
全市建设“和谐职工之家”企业计划一年一定,每年年初下达。力争到2018年能建家的企业全部建完。县、区根据市下达的每年建家计划,由县、区建家委员会确定具体建家企业名单;企业接到县区建设“和谐职工之家”通知后,及时拟定建家方案并报县区建家委审定;县、区建家委员会根据各企业建家方案制定县区总方案,上报市总确定。建家工作实行领导包扶,市对区包扶政策。县区建家企业确定后,县区工会应确定包扶领导及工作人员。市总工会应指定市直企业对县区建家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帮扶的具体内容、职责由市总确定。
建家企业所在的乡镇街、社区工会协助建家企业开展相关工作。
4、强化监督,扎实验收
市建家委对全市建家工作进行监督。监督的对象包括县区工会、建家企业。监督的方法包括召开建家工作调度会、听取建家计划推进情况、到企业调查询问、现场观摩企业建家开会情况、通报全市建家进展情况等。建家企业的验收由县区申报,市总组织逐户验收。验收的方式、方法科学透明,验收人员应有代表性。对验收不合格的企业,考虑转入下年继续建设达标。
5、舆论先行,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大力宣传锦州“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工作。从建家活动开始,跟踪推进,对建家活动的亮点、新鲜经验、取得的成果全程综合报道宣传,营造建家浓厚的气氛和强大的建家舆论攻势,使建家企业扩大影响,提高声誉,没有建家企业产生紧迫感和压力感。推广锦州建家经验,打造锦州市总工会新的名片。
(二)加大资金投入
1、加大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的资金投入
各县(市、区)总工会与本级司法局、法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合作设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推进乡(街、镇)、工业园区工会单独设立或与司法行政、综合治理等相关部门联合设立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一支工会法律工作者、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志愿者等组成的高素质法律援助队伍,
2、加大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
提高社会化工作者的补助标准,改变在编人员不能招聘的客观条件。要加大对职工培训的投入。
3、加大对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
对初次就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普遍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职工加强学习提升职业技能。运用从失业保险金列支的再就业培训资金,对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进行奖励性补贴。积极实施“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学习创业理论、设计创业计划、开展创业孵化等途径,帮助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联合创业。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训,工会发挥搭建平台、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协调作用,引导各类培训资源与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培养大批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人才。
(三)强化载体设计
1、以需求为导向
充分结合企业工会和行业工会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载体设计。可以按照企业生产性质、生产规模、职工人员构成、企业发展规划的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各自特点的活动,有效避免为了达到整体建家标准,不分企业男女职工比例、不分企业实力强弱、不分产业类别实行“一标准、一刀切”和现象,确保建家工作的各类活动载体能够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2、以创新为动力
活动载体的设计要体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可以以企业和班组为单位开展各类小家建设,以党支部为载体开展各类支部文化活动,以节日为载体开展各类情景教育活动,以产业行业划定范围开展各类评星评级活动,要积极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各类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家工作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
3、以联动为引擎
利用一些大企业基础设施好、活动场地多、企业文化建设成熟、职工文化活动比较丰富的优势,按照就近、同行业等原则,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开展各类形式职工活动,扩大企业的横向联系,扩充工会组织的组织实力和活动内容。加强相关部门联动。通过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一方面形成横向贯通、上下顺畅的工作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拓展,不断深化载体的纵深设计,充分体现建家的实效性。密切与民间组织的联系和合作。要充分尊重广大职工以建家内容为主体的自发组织意愿,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在丰富载体上发挥的组织外援作用,在民间组织中汲取载体设计灵感、丰富载体设计的形式、营造建家活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