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总工会
锦州市总工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维权热线
职工互助
职工救助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维权热线
12351
辽工网上入会
职工互助
欢迎您访问 锦州市总工会网站!
今天是:
关于征求市总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上传时间:2015年02月25日 09:36:31 访问数量:4727

各县(市)区总工会、市产业工会、市直基层工会、市总机关各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
    为科学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推进“和谐职工之家”建设等工作全面开展,近期,市总将召开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目前,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已经起草完毕。请各单位、各部门围绕该报告于本月28日前,以电话、书面或电子邮箱形式,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联系电话:2126330,2129952;
    电子邮箱:jzzghyjs@126.com

                    
附:锦州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锦州市总工会研究室
2015年2月25日
 
强化服务  推动升级  再创辉煌
引领全市职工为建设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奋斗

——在锦州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

赵  璟
(征求意见稿)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2014年的工会工作,全面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受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同时,欢迎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全市工会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要手段,以创建“和谐职工之家”为重点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推动锦州工会工作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和新跨越。
    (一)全面推进“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全会工作影响与日俱增
    突出时代和自身特色,举全会之力,把“和谐职工之家”创建作为全会工作和省总工会“3+x”基层活力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激发了工会工作的活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再一次引领了“建家”工作的潮流。精心策划,破解难题,与工商联、电视台共同举办了民营企业创建“和谐职工之家”论坛,全市200多位非公企业家和工会主席现场参加了活动。锦州电视台连续三天在晚上黄金时段播放论坛全过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破解了企业主对工会工作认识不高,支持不够的“瓶颈”问题;紧紧围绕“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开展工作,市及县(市)区级总工会形成了工作合力,通过扩大送清凉、送亲情等活动的覆盖面,扩大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2014年,市总将100多家百人以上企业全部纳入送清凉范围,投入资金达百万元。深入企业和职工中广泛宣传《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规定中的工会维权主张,加深了企业和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认识。以共建、共促、共赢为主题,组织市直20家国有企业,与9个县(市)区所属的128家非公企业,开展了结对子企业共建活动。市总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普遍建立了各自的企业联系点,市总各工作组坚持每周走访对接企业,定期听取专题工作汇报,争取了企业行政对工会工作最大限度的支持。50家申报“和谐职工之家”创建工作的非公企业,在和他们结对子的国有企业工会主席的指导下,全部规范完成了组建工会、直选工会主席、召开职代会等基础性工会工作。推进过程中,共建单位之间良性互动,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文体活动,扩大了企业和职工的对外交往;强化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召开了市工运学会换届大会,把全市有造诣的工会干部和相关专家、学者吸纳到了学会当中,提高了调查研究能力,为工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开展了“工会工作大调研”活动,汇编了《锦州市总工会2014年度优秀调研文集》,对相关课题予以了经费补助;把2014年作为培训年,切实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多次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了3000人次。2014年,成为市总的大培训、大普及、大提高和大发展之年。
    (二)大力兴办“十件实事”,全会工作活力迅速迸发
    按照市总十七届三次全委会的安排部署,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为全市职工兴办了“十件实事”:投资50余万元,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六部门,举办了首届“状元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激发了广大职工提高技术的热情,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欢迎,引起了强烈反响;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重新组建、完善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实行律师坐班制,职工依法维权工作得到重点推进;恢复开通了市总网站,点击量逐步攀升,成为市总联系职工群众的有效平台;开展了“从梦想出发—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推荐2人参与了“最美辽宁工人”评选,1人获提名奖,1人被评为“最美辽宁工人”;建立完善三级服务帮扶网络,投资220万元,在全市220个社区推进了“三平台一阵地”建设;开办了“职工大讲堂”,邀请全总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军进行了首场专题讲座;在9个县(市)区,分别免费为职工建设一个标准化“职工书屋”;举行了市首届“职工好声音”歌手大赛,10名进入总决赛的选手,被吸纳为市工人文工团成员;成立了市职工文体协会,下设书画、健身舞等12个专业分会,举办了10场“送文化下基层”演出;启动了面积为2460平方米的市职工会馆工程。
    (三)主动拓宽服务途径,全会工作触角全面延伸
    创新工作方法,构筑新的格局,工会工作触角不断延伸。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共有580个单位、10276个班组、205196名职工参赛,参赛单位和职工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49.1%和31.6%;与锦州银行等28家企业联合,拓展功能,方便使用,发放职工服务帮扶7777卡7.5万张。服务帮扶卡除具备银行功能外,还涵盖10大类71个项目的服务内容;采取公开、公正、公平招聘的办法,在全市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211名,其中69名为政府支持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了基层力量;在工会系统全面开展财务大检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化解了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风险;以“六送”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取得了一定实效;启动了失业人员、农民工免费月嫂培训工程,首批35人经考试合格获得了上岗资格证书;积极开展“两节送温暖”等帮扶救助工作,全年累计投入各类帮扶救助资金近2000万元。
    (四)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会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全市工会系统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党性党风、作风会风和服务能力建设,广大干部精神状态、工作风貌发生明显变化,工作热情得到全面激发,工会领导机关建设水平和全会工作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结合市委提出的“双整治”活动,开展了“百名工会机关干部进企业实践活动”,先后组织170名工会干部进驻企业参与锻炼,与一线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重点围绕解决“四风”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对查摆、梳理出来的20条问题,主动进行整改,重新完善修订了《锦州市总工会机关工作制度及管理规定》,全会工作呈现出日益良好的发展状态。
    全市产业工会从自身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实际出发,发挥产业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积极推进产业工会工作与“和谐职工之家”建设等重点工作的相互融合,在保障职工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女职工等工作更加坚实有力,全会各项工作在统筹推进中取得了新进展。
    2014年,我们捷报频传,成绩为社会各界所共睹。重新启动并成功召开了市总工会与市政府的联席会议,推进了劳模待遇等问题的解决,以此为内容上报的信息,获得了原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的批示;在省总召开的半年会议上,我们作为四个发言城市之一,向大会介绍了我市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的经验;在代表辽宁省接受全国第八次厂务公开检查工作中,获得检查组的高度评价;我市的“和谐职工之家”建设阶段性工作,被省总作为年度创新成果向全总推荐,最终被全总评为一等奖,辽宁省仅有锦州一家获此殊荣;市总主要领导还应全总组织部和中工网之邀,向全国介绍了我市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的经验。在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2014年我们又一次创造了锦州工会工作新的辉煌!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继2013年开展“六个专项行动”之后,又一次举全会之力、集全会之智,紧紧围绕“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全面开拓进取的一年;是全会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矢志不渝的一年;是全会工作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
    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工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全市各界的鼎力支持,归功于我们反复思考、反复实践、反复总结,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从再认识、到再实践,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奋斗求索过程。在此,我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同志们辛苦了!同时,我也要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基层工会积极分子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活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服务发展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待于进一步找准,工会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夯实,部分工会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尽管是前进和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下力气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也是锦州市全面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起步之年,更是市总工会深化“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实现提档升级的攻坚之年。新常态下,要求我们紧跟形势发展,思想上与时俱进,观念上不断更新,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工会工作主动权,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去。
    2015年全会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加强群团工作的意见,按照市委和省总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工会工作新常态、服务职工新常态,坚持突出维权职责,推动“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升级,持续深化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积极推进法治工会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会工作科学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动员全市职工为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一)围绕服务大局新常态抓突破,全面提升全会工作凝聚力
工人阶级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会工作需要立足实际,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在着力激发职工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上下功夫,动员全体职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
    一是突破常规,在夯实思想基础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关于锦州发展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工会建设,充分认识工人阶级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来临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切实加强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奋发有为、锐意创新,以实际行动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不断释放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二是与时俱进,在弘扬劳模精神上下功夫。要把劳模精神作为工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推动全社会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引导职工争做有智慧、有技术、有创造的时代工人。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评选的契机,完善并规范相关评选制度,擦亮劳模这块“金字招牌”,对评选出的先进人物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事迹报告团、劳模培训班等形式,使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劳模价值和劳模形象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元素,让每个职工都感受劳模精神的洗礼和触动, 激活和传递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活力。
    三是全力推动,在开展劳动竞赛上下功夫。要针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凝聚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要在吸收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办好第二届“状元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与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紧密结合,吸引更多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青年职工参与到大赛中来。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通过“岗位建功、工作创新、技能提高、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班组创优”六大行动,促进广大职工比学赶超、岗位建功,为技能人才搭建开拓视野、展示才能的舞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劳动者人才,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二)围绕服务职工新常态抓超越,全面提升全会工作创新力
    围绕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根本宗旨,实现新常态下工会工作特别是服务工作的转型升级,创新工作思路,激发工作活力,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一是着力构建大服务格局。对当前的工会来说,服务是手段,更是能力。只有树立大服务理念、构建大服务体系、形成大服务格局,才能切实履职尽责。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开门办会”这一“大服务”理念,借助党政和各种社会资源服务职工。加强与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协同联动,开展好职工创业帮扶、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服务月”等活动。围绕职工关注的医疗、教育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社会合作的新方式。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向社会购买职工服务的项目,努力融入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为广大职工提供更为广泛便捷的优质服务。坚持不懈地开展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帮扶活动,做到应助尽助、全面覆盖。继续完成工会会员光明康复行动、肾病援助行动等普惠式项目制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项目内容,提升工作水平。积极拓展职工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建立职工求助、信访接待、法律援助、服务卡办理、职业介绍五大平台和接待前台大厅、心理咨询室和红娘工作室三大室,使服务职工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承接市总微信平台服务职工职能,通过就业信息、7777会员卡、职工权益保障等版块的设置,进一步扩大服务职工的覆盖面,让工会“触手可及”,形成以维权、帮扶、调解和援助“四位一体”的服务格局。
    二是着力推进法治化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依法治国的号角,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以法制思维、法治方式思考、谋划、部署、推动工会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是最大的资源和手段”,全面提升各级工会依法履职、依法服务能力。加强对工会内部权力的监督制约,对工会经费使用、会费收缴等进一步加大审查审计力度,合理引入第三方审查审计机制。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明晰法律援助中心职能,执行好律师值班制度,按规定配备劳动争议调解员,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服务。积极探索维权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驻市总工会巡回庭,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加强律师志愿者、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法律工作者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的特殊作用。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各县(市)区总工会要与同级法院、人社局、司法局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同步建立法律援助中心,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要选聘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工会干部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法援工作,力争年内办理一至两件在地区有影响力的法援案件。大力借鉴和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建议书“两书”制度,不断拓展工会维权工作的必要手段。
    三是着力创新宣传模式。宣传就是服务。我们必须在更新宣传理念、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质量上做文章,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扁平化、互动式的工会宣传工作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市总工会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对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设工会大讲堂和职工读书堂网络在线“双堂”,开辟网上维权新版块,力争实现门户网站服务能力的最大化。引入新媒体传播工具,建立市总工会二维移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市总官方移动微信账号,实现工会网站、移动微信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积极引导各级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广大职工加入移动微信平台,扩大职工诉求意愿、反映心声的工作空间。创新工作举措,调动传统媒介积极性,宣传报道工会工作新亮点,与各级媒体联合办好“和谐职工之家”建设等专栏,增加在上级主流媒体的曝光度,持续扩大全会工作的影响。
    (三)围绕服务升级新常态抓推进,全面提升全会工作影响力
    “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已经进入发展的提档升级期,需要对新常态下的劳动关系,做出对应性的回应。为此,我们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求突破、三年抓升级”的工作思路,把“和谐职工之家”创建作为“建家”工作的新常态,全力抓好升级推进工作。
    在具体升级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三增”目标,实现“四化”推进。“三增”即工会组织活力增强、职工群众收益增长、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四化”即实行差异化、实体化、典型化、纵深化运作。总之,我们要确保将“和谐职工之家”升级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长远任务,把2015年作为“建家”工作的升级年,努力将“和谐职工之家”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第一,突出差异化。各级各类工会组织存在着地区差异、状况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在县(市)区层面,突出地方特色。县(市)区是工会工作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抓住县(市)区“和谐职工之家”建设这个关键,就是抓住了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面对各县(市)区在工会工作对象上、工会干部数量上、开展工作水平上的差异,赋予各县(市)区总工会更大的自主权,依据各自实际开展“和谐职工之家”创建工作,使各地区在“建家”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呈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建家”工作新格局。
    二是在企业层面,突出分级分类。在全市10020家各级各类企业中,非公企业、小微企业所占比重达到80%左右。在夯实第一批50家典型单位“和谐职工之家”创建工作基础上,推行基层工会组织“分级抓、分类管”新模式,将各级各类企业划分为A、B、C、D四级进行管理。其中A级为百人以上企业,今年将再推出50家“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典型单位,规范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依法直选工会主席,规范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专项合同工作;B级为25人以上百人以下企业,重点推动其工会组织实行规范化建设;C级为8—25人企业,在全力抓好建会工作之外推动其加入工会联合会;D级为8人以下小微企业,重点要对其进行整合,对不具备单独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联合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全力推进各级各类企业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组织体制。
    第二,强调实体化。“和谐职工之家”实体化运作,要求工会服务端口前移,使“和谐职工之家”成为工会工作的延伸,实现“会家合一”,逐步将“职工之家”建设发展成为以职工为本的反映利益诉求、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促进职业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服务型实体。
    一是把“家”打造成物质实体。“和谐职工之家”建设既要在职工的心中建无形的“家”,更要建实体的“家”、有形的“家”。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和对各级“职工文体中心”建设的扶持力度;号召建立职工休息室、爱心母婴室、心理咨询室等场所;积极引领“职工书屋”向乡镇街、社区和非公小企业延伸。三年内,将社区服务站全部打造成“三平台一阵地”的实体化“和谐职工之家”,2015年要推出示范点14个。通过建设实体化的“和谐职工之家”,切实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是把“家”打造成精神符号。强化在创建“和谐职工之家”过程中的文化引领,将“家”文化理念贯穿始终,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工文体活动开展与职工素质提升过程中,注重青年职工精神性文化成长。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在全市工会和职工中开展“和谐与力量”职工演讲家评选活动,组成“职工演讲家”报告团,举行巡回演讲报告会;开展第二届“最美劳动者”寻找和评选活动,在普通职工中挖掘、树立典型;建立工会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公益爱心传递”等活动。积极发挥工人文化宫、职工会馆和职工文体协会促进职工文化发展的作用,打造文艺精品工程,组织全市“五一职工文艺汇演”及“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职工合唱大赛;深入开展“送文化到基层”活动,搭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新舞台;举办职工“健排舞”和首届职工羽毛球大赛,使之成为深受职工群众喜爱的职工文化活动新品牌。
    第三,呈现典型化。“和谐职工之家”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一批有特色、有生命力的典型亟待发掘,这是我们“建家”工作的宝贵财富,也是指引下一步“建家”工作方向的“法宝”。要聚集各种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大批不同行业、各种类型、可信可学的典型集群,让典型释放出辐射引领作用。
    一是发现和培养典型。把深入挖掘先进典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到各级工会组织的议事日程上来。各县(市)区总工会要努力推出一批叫得响的典型群体。要充分发现那些将“建家”工作做实做细的企业,在策划上下功夫,善于找到典型企业的“闪光点”,注重帮助典型企业总结提高,体现创造性,把握规律性,把典型企业的特色工作升华为普遍经验。
    二是宣传和推广典型。推广运用“建家”经验,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使个别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倍增的社会效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的宣传阵地作用,宣传和报道各类“建家”典型,体现出“建家”的成果。创新宣传和推广的模式,举办“和谐职工之家”高端论坛,邀请国家级主流媒体到我市采访报道,将典型经验推向更宽广、更高远的舞台。
    第四,推向纵深化。推进“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向纵深化发展,是全面进入“建家”工作“第四个层级”——建设“幸福职工之家”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实现“建家”工作的全覆盖,使工会的触角彻底延伸至基层。
    一是集团式“建家”。将条件成熟的企业纳入第一集团,其他条件类似、规模相近的企业划分为第二集团,继续发挥共建模式优势,发挥好劳模企业家文化协会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工会与工会、企业与企业有机联系起来。
    二是宽领域“建家”。破解非公企业基层活力问题一直是“和谐职工之家”建设的重点,今年既要提质也要扩面,不断向多领域辐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原有工会基础较好的单位,要在保持良好态势的基础上向更高层级迈进。同时,要进一步将“建家”的范围向市场联合工会、小微企业联合工会、乡镇街工会等基层工会组织扩展和延伸,把广大职工和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非正规就业等各类职工更好地组织到工会中来。
    三是常态化“建家”。面对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必须坚持常态化“建家”,主动适应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需求。按照《锦州市总工会“和谐职工之家”建设五年发展纲要》总体要求,将“建家”工作作为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工作重点,与全会工作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建家”内涵,破解“空壳工会、纸上工会、无为工会”难题,实现“建家”工作常态化。
    (四)围绕服务发展新常态抓提高,全面提升全会工作执行力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常态,我们应以加强自身改革为出发点,把服务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执行力,为全会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转作风树新风。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用扎实、优良的作风更好地凝聚职工群众。要全力推行制度化工会建设,用制度规范人、用制度规范流程,严格执行重新修订的各种制度,并根据工作需要,落实月计划制度、周安排制度、党组会议制度、主席办公会议制度。要全力推进督查工作,明晰督查工作职能,实时反馈和通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注意及时发现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努力在各级工会形成一种实干、干脆、简约、明快的办事风格。要全力推动调查研究,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基层调研,进村入企,面对面听取职工群众内心期盼和实际需要,把职工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信号来源。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切、职工群众关心和工会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继续下摆调研课题,持续开展“工会工作大调研”,围绕突出矛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课题制”研究,突出工运学会的理论研究作用,促进理论成果向工作实践转化。
    二是提能力增实力。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建带工建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会工作格局。建立常态化的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独特功能,扩大工会工作影响力。强化工会干部的学习提升,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实现线上与线下培训联动,线上培训依托中工网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在线学习平台,为工会干部提供及时、多样、便捷、优质的网络在线学习培训服务;线下培训采取专家专题培训与市总各部门具体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扩大知识面,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工会干部理论思维、前瞻思维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实力。
    三是强体制建机制。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工会工作者队伍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试行“职业化”模式,完善社会化工作者队伍体系,吸收更多有工会工作经验和有从事工会工作意愿的从业者加入社会化工作者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巩固和发展基层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做好工会积极分子的选拔配备、培训提高、关心支持、队伍管理、评选表彰工作,造就一支强大有力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充分发挥工会积极分子在“和谐职工之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把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成为破解工会工作难题的重要依托力量。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春带给我们新的机遇,新春带给我们新的责任,新春带给我们新的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以更加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勇于担当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全面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