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锦州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上传时间:2015年03月11日 14:12:29 访问数量:3117
市总2015精心谋篇布局 新常态催生新动力
——解读锦州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3月11日,锦州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石油宾馆隆重召开,综观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赵璟所作的工作报告,可以说通篇都是在为2015年全会工作谋篇布局,这招精妙的布局既适应工会工作新常态要求,又与时俱进抢抓改革机遇,积极对接锦州发展战略。
新常态下如何抓服务
在全委会报告中,“新常态”成为了一个高频词,在2015年全会工作总的要求中,就出现了“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工会工作新常态、服务职工新常态……”这样的排比句式,一连三个“新常态”表明工会工作进入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服务职工新常态”呢?报告给出了具体答案:1.充分利用三年一次锦州市劳动模范评选契机,做到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对评选出的先进人物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事迹报告团等形式,使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每个职工都感受劳模精神的洗礼和触动, 激活和传递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活力;2.努力办好第二届“状元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与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紧密结合,吸引更多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青年职工参与到大赛中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劳动者人才,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新常态下如何抓超越
2014年,市总工作可谓硕果累累,开办“职工大讲堂”、成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举行“状元杯技能大赛”、评选“最美劳动者”……全市工会干部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贯穿全年的十件好事,在全总“2014年度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奖”评比中,锦州工会创建“和谐职工之家”活动荣获一等奖。
2015年工会工作如何超越,是摆在全体工会干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报告中,赵璟庄严承诺:“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向社会购买职工服务的项目,努力融入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为广大职工提供更为广泛便捷的优质服务。”在新的一年里,市总工会将坚持不懈地开展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帮扶活动,进一步扩大服务职工群众的覆盖面。设立创新工作奖,推出一批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
新常态下如何抓创新
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已经从“高速增长”变为“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移植到工会工作,“创新”依旧是一部发动机,脱离了它将是死水一潭。全委会报告中,在“创新”问题上也是不惜笔墨,分别以“着力构建大服务格局”、“着力推进法治化建设”、“着力创新宣传模式”为题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在“着力创新宣传模式”中写道:进一步完善市总工会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对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设“工会大讲堂”和“职工读书堂”网络版,即网络在线“双堂”;开辟网上维权新板块,力争实现门户网站服务能力的最大化;引入新媒体传播工具,建立市总工会二维移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市总官方移动微信账号,实现工会网站、移动微信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积极引导各级工会干部、广大职工加入移动微信平台,扩大职工诉求意愿、反映心声的工作空间;创新工作举措,调动传统媒介积极性,宣传报道工会工作新亮点,与各级媒体联合办好“和谐职工之家”建设等专栏,增加在上级主流媒体的曝光度,持续扩大全会工作的影响力,为锦州发展振兴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新常态下如何抓特色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众所周知,“职工之家”的发祥地是锦州工会,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体现中国工会性质、具有鲜明特点的工会工作重要载体。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劳动关系呈现出市场化、企业化、契约化的特征。为适应新时期劳动关系发展需要,锦州市总工会审时度势,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和谐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将原来单纯的服务、帮扶转到维护职工利益、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成为了锦州工会工作的又一大特色,2014年,创建“和谐职工之家”经验多次在省内外交流。2015年“和谐职工之家”建设将进入提档升级期,今年,市总将推出14个示范单位,通过建设实体化的“和谐职工之家”,切实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按照《锦州市总工会“和谐职工之家”建设五年发展纲要》总体要求,将“建家”工作作为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工作重点,努力将“和谐职工之家”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