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总工会
锦州市总工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维权热线
职工互助
职工救助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维权热线
12351
辽工网上入会
职工互助
欢迎您访问 锦州市总工会网站!
今天是:
寻找锦州工匠——市妇婴医院 金凤斌
上传时间:2017年09月25日 09:46:00 访问数量:6874
 
 
    “麻烦再稍等一会儿,金副院长又让人围住了。她身边总是一群人,家属和患者听她的话才安心。”市妇婴医院妇科休息室内,护士笑着说道。
    当锦州市妇婴医院业务副院长金凤斌笑盈盈地走进来时,颇让人有些诧异,这个长发飘逸、温婉端庄的女人很难让人与手握手术刀的金牌医生联系起来。“20分钟后开始麻醉,我稍后就到!”刚刚落座,一通电话,那份从容让人信服。
 
    爱“动刀” 曾拒绝学习腹腔镜
 
    1987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现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金凤斌是个爱“动刀”的人。1997年,在普遍轮岗的状况下,她作为当年妇婴医院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医生固定在了妇科专业。1998年,妇婴医院率先在辽西地区开展了腹腔镜技术,特别热爱外科专业的金凤斌最开始是拒绝的,“医院找我谈话,想派我出去学习腹腔镜技术,当时我们对这个技术不了解,最担心的是如果我学了这个技术,是不是意味着我不能‘动刀’了?如果是这样,我可不干!”
    由于种种原因,医院腹腔镜技术水平发展缓慢,5年间仍局限于最初开展时的附件手术,而子宫相关手术却始终无法全面开展,并因此导致腹腔镜整体技术水平陷入举步维艰的发展困境。2003年,金凤斌意识到了开展腹腔镜的必要性,到了被誉为“腹腔镜摇篮”的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师从中国的腹腔镜之父——李光仪教授,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
    “之前我基本没有接触过腹腔镜,可以说从零开始。而同期学习的学员大部分都曾参与过腹腔镜手术,有的甚至自己已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腹腔镜手术。我和他们差距有点大。”金凤斌说,当时根本没有其他退路,就只能抓紧一切时间补习腹腔镜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
    “我这人比较要强,要做什么,都想做出个成绩来。学医苦不苦?苦!尤其在学习初期非常苦。但如果能够付出,努力去做,那么等技术过硬了,就会有存在的价值感,工作也得心应手,内心会很快乐。”有了这样的认知,金凤斌认真琢磨消化当天内容,提前预习和准备第二天的内容,反复推敲研究老师的每个动作和细节,向其他有经验的学员学习和请教,虽然被拒绝过甚至被报以不屑的目光,可是依然没有过放弃的念头。
    3个月后,每个学员都有上台实际操作的机会。手术前晚,金凤斌反复回想手术的每个步骤,甚至将其默写了一遍又一遍。手术当天,有的学员无法完成指定的手术,有的紧张得忘了步骤……而当她流畅、沉着地先后完成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同期学员都惊讶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基础最差的学员能在短短的3个月内完成一般人需要一年甚至两年才能完成的学习。“老师夸我是历届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那时候我觉得还挺骄傲的。”金凤斌笑道。
 
    患者成了“活广告”
 
    金凤斌满载着收获与自信回到锦州,可是新技术的开展很困难。“为啥别人开腹我要做这个?能行吗?新技术不可靠,我不做!”患者们对这种新技术纷纷表示“不感冒”。
    “只能给患者讲它的好处啊,把成功的病例给患者和家属看。”经过不断做工作,一名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同意接受腹腔镜手术。“很忐忑啊,第一台手术,必须要成功!我对自己特别有信心。”原本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手术,金凤斌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术后6个小时可以下床,第二天进食、很快排气、可以直立走,损伤小、恢复快。“哎呀妈呀,这个新技术可真好,要不做这么大一个手术,我可得遭老罪了!”患者乐了,成了“活广告”。
    金凤斌回来半年完成了近百台包括子宫肌瘤核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等在内的各类腹腔镜手术,无论是完成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越以往。与此同时,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肯定和认可,并使腹腔镜技术在潜移默化中被老百姓逐渐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腹腔镜技术而慕名来到锦州市妇婴医院,患者数量逐年递增,病床使用率大大提高。
    2015年,她又率先成立辽西首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中心”,向妇科疾病的无创治疗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成为名副其实的辽西地区妇科发展的领路人。
 
    相互理解 和病人一起“闯关”
 
    在年轻医生眼中,金凤斌很强大,一双手又稳又准,平均每年的手术量近2000台,再高的难度也“降不住她”。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再强大的医生,也要从病人身上获得勇气。
    “每个医生都不想让病人发生任何问题,可是谁也避免不了。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但患者难以承受,自己也倍感压力,这是医生和病人一起‘闯关’。”金凤斌道,她在为一名患者手术时,由于粘连情况严重,术中碰到了输尿管,术后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那个时候,我们几个负责的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全力做好后续的工作。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名患者住了3个月院。当患者表示理解、完全恢复出院以后,我请科里的医生大吃了一顿!”
  金凤斌说她很幸运,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像一剂强心剂,让她更勇敢,也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下辈子不做医生 但今生无悔
 
    自从拿起手术刀,一年365天,金凤斌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工作上的“36524”让她在家庭中成了一个“说走就走”的角色,定好的出行计划十次里有九次去不成,出门前、半路上、旅行中,任何时候她都可能折返医院。
    “孩子打小跟我就不亲,有时候看到街上孩子挽着妈妈的胳膊,真羡慕,可有什么办法?是我‘自作自受’,从小就把孩子扔给老人。答应爸爸回家吃饭,结果拖了又拖,最后爸爸说,不等她了!这方面我做得真的不合格。”金凤斌苦笑道,患者都愿意奔她去,说她医术高、态度好,可是金凤斌坦言,她把坏情绪都留给了家人,“对患者我会很耐心,但是在家里,我就会不耐烦。我会给他们‘洗脑’:你们是我的家人,不要跟我计较了!好在我爱人也是搞医的,他理解我,只是,他开玩笑时会说:下辈子,我不娶你这样的女人。”
    “有人问我,如果再选一次,会不会还当医生,我特别肯定地回答:不会!太累了!”遇到不理解的患者,金凤斌坦言会灰心:我做了这么多,这么努力,几近放弃了家庭,放弃了享受,值得吗?可是,每当得知肿瘤患者因为她做的手术很快康复,每当有人在街上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给我做的手术,我现在很好”,金凤斌说:“做医生,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