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楠,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蒋楠技能大师工作站”、“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双料领创人、“辽宁五一奖章” 获得者、“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第四届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
3月13日,在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内,蒋楠指导工友熟练、有序地操作着,充满现代气息的机器不时发出轰鸣声。蒋楠说,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而就是在他看来是平常的工作,创造一个又一个有关高、精、尖的不平常的传奇。
第一次疏忽,报废几十件产品,从此“认真”二字深入骨髓
2002年,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的蒋楠进入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机加车间数控机床操作工人。
刚参加工作,他马上发现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操作差别太大了,根本就不够用!于是,他在厂里跟经验丰富的师傅学,回家跟最新的数控书籍学,眼睛度数迅速由500度猛增到800多度。蒋楠肯钻、有心劲儿,两年时间就出徒了,但第一次打击也随之而来。2004年,公司交给他一批急件,他做好电脑编程,反复进行调试,信心十足地进入实际操作,不想,几十件产品竟然全部报废!蒋楠惊出一身冷汗:“这怎么可能!”
经检测后找出了其中的原因:编程中一个数点点错了。师傅很生气:“以这个态度干活,你水平再高,谁敢用你!”
通过这件事蒋楠对“认真”二字真是深有体会!刚出徒就栽了这么大的跟头,对他来说反而成了好事儿。从此以后,他时刻提醒自己:认真!认真!再认真!并总结了一套流程,杜绝错误的出现。
科学来不得半点想当然;难度越高,他越兴奋
对于狙击手来说,子弹出膛时零点几毫米的误差在1公里以外可能会偏离目标好几米,在工作中,蒋楠天天与毫米、微米打交道,将“精益求精”贯穿始终,他咬住技术难题,坚持只做对的。
一次,厂里加工一个铝合金薄壁件,壁厚仅1毫米,加工时,单边需留0.5毫米的余量。蒋楠认为,应将产品初步加工后静止2—3小时再加工,而其他工友认为,应直接加工完成,无需等待。二选一谁的对?蒋楠坚持自己的观点。实践证明,直接加工出来的产品当时确实是合格的,但静止一段时间由于应力的产生会发生扭曲变形。而静止2—3小时后再加工才真正达到了稳定,这是铝合金材质特性造成的。很多现实的应对方法书本上根本没有,都是从实践经验中摸索出来的,科学来不得半点想当然,真是谁实践经验多,谁的总结、学习能力强,谁正确。
除日常的生产外,蒋楠还负责厂里的科研工作。2015年,厂里接到国防科工委的一个立项项目:生产某某型壳体,事关重大!
厂领导第一个想到蒋楠:“这个产品的成败至关重要,你有没有信心拿下它?”
蒋楠了解到,这项产品无论在精度和空间尺度上,都要求到了苛刻的程度。就好比让数位弓箭手站在城楼各处,必须在几十米外同时射中城楼中心一个火柴头,而且这个产品根本没有先例。遇到挑战,蒋楠兴奋了!
光是对原图纸进行研究和消化,他就用去两天时间,白天做图、电脑分析、选择刀具,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袋像过电影似的反复推敲每个细节。需要手工的时候,他要尽量控制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一周后,竟然比预定时间提前4天完成了!为科研项目的试制、成果转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严苛到“变态”的比赛,他过关斩将,拔得头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的一线工作让蒋楠做到了厚积薄发。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事业部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竞赛第三名;第四届“广州数控杯”辽宁省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教师组别的比赛第一名;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辽宁赛区加工中心操作工竞赛第一名……
他还记得一次比赛难度堪称“变态”,要求将3个零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孔和轴结合部的间隙不能大于0.003毫米,否则肯定散架子,这个数值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蒋楠头脑冷静,以自己所学、所用沉着应战,最终,他竟然得了满分!
15年一路走来,蒋楠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技能大师,并且把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授给了他的徒弟们。
一直以来,“德国制造”已经成为全世界精品的代名词。但更有一大批像蒋楠这样的人为“中国制造”努力奋斗。蒋楠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现在‘工匠精神’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面对‘德国制造’,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梦想终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