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落在鲜花和荆棘丛中的天使
———记锦州市护理竞赛冠军、市传染病医院护士杨阳
一位1983年出生的护士,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病人的关爱,用温暖和力量为重症病患注入生命的活力,成为特殊医疗战线上生命的守护者,被患者们亲切地称为好闺女,她就是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内二科的护士杨阳。
从青涩到成熟,从恐惧到从容,从实习护士到护理结核重病患,从业务骨干到今天的护理比赛第一名,循着一名护士的成长轨迹,9月18日,国庆节前夕记者走近了杨阳。
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非典、甲流、艾滋病、乙肝等这些病种等每一个病种的靠近,都会让我们人心惶惶,心底不寒而栗,但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的杨阳,面对这些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6年前,她是刚从锦州卫校护理专业毕业的小姑娘,6年后,她是锦州市技能大赛护理竞赛第一名。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坐落在锦州白股地区,与市区离得较远。上午8时,正是上班的高峰期,而这里路上车辆、行人却寥寥无几。医院被远远隔离在了市区的喧嚣和车水马龙之外,格外僻静。杨阳告诉记者,远离市区和人口密集区,是每一所传染病医院建设的医学要求。
走过一楼的清洁区,通过医护人员通道进入二楼的缓冲间,这里便是她们的更衣室,每天她们就在这里换上护士服,与普通综合医院不同的是,在医务人员更衣间,除了要穿上护士服,戴上厚厚的18层的口罩外,戴上头套,还要带上白色的乳胶材质的手套,全面做好防感染的举措。全副武装后才可以到达她们的护士站,即潜在的危险区。杨阳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工作在这里。
与普通医院相比,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的走廊通道是和患者完全分开的,墙上随处可见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的标牌,从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要经过一道又一道的门。
一袭白色护士服,一路上脚步轻柔,杨阳穿行在各个病房里,测量体温、抽血输液、留取标本、消毒……忙得像不住旋转的陀螺,而这一转就是6年。
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位肝硬化的病人,杨阳握住他的脚,慢慢按压他的脚面和小腿,查看水肿情况。
如果说传染病医院护士的护理工作与一般医院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特别要注意照顾病人的感受和感情。拿护士发火的事情时有发生,曾经有一个儿童患者家属,对护士扎针表示不理解不接受,百般刁难,提出只能护士长接触病人,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她们都要微笑面对病人,解开病人心结。
中午十一点半,杨阳匆匆出去为各个病房的病人打饭,直到十二点多,才回到护士区吃饭,还没拿起筷子,又有病人按铃叫她,几次三番,一顿饭没吃完,饭菜已经全部凉透了。杨阳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感染,医院也不鼓励患者家属来照顾病人,这样,很多病人的日常起居、打饭洗衣这样的事情都落到了护士身上。比如说肝硬化的病人肠胃反应特别厉害,经常呕吐到床单和衣服上,但又没有力气清洗,只好由当班的护士为他们清洗干净。
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半,本来是杨洋休息的时间,但她们这个楼层,每名护士要负责40余个病床的护理、换药,根本就忙不过来。往往一个病床的吊瓶还没换好,另一个病床的呼叫铃就响了,如果护士去的稍慢一点,心情不好的病人还会斥责他们。
愿意到传染病医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并不多,因为她们工作很辛苦,但福利待遇比不上一些大型综合医院,虽然说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但工作中确实存在被感染的危险。得益于平时严格的防护教育,医院这么多年并没有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
患者的好闺女 工作中的业务能手
姜阿姨是医院的“老病人”了,由于年龄偏大再加上身体不好,恢复期比较长,在科室里已经住了快4个月的时间,由于姜阿姨的女儿还要经常回家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年幼的孩子,姜阿姨经常看不到小外孙,十分惦记,时不时的经常发小脾气,不吃饭不吃药。
杨阳看在眼里,就常往姜阿姨的病床前跑,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就马上上手,一会帮着按摩按摩腿,一会帮着扶着姜阿姨到走廊里去坐着,一会拿点水果、一会陪姜阿姨吃饭……一来二去,杨阳跟姜阿姨和她的女儿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杨阳每次上班都会给姜阿姨带点她喜欢的东西,这让姜阿姨心里觉得暖暖的。姜阿姨出院时拉着杨阳的手不舍得说:“我得了一场病换回来一个好闺女,值啊!”
说起自己的工作,杨阳总是带着笑容,工作中的种种辛劳,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下午三点,一位儿童患者的家属点名要求杨阳为其输液,10分钟后,安抚好病人和家属后,杨阳回到了护士站,患者家属担心孩子头皮针扎起来费劲,有顾虑想和杨阳聊聊。从业六年,杨阳的患者粉丝特别多,有些人出院后还跟她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让她拥有一种职业成就感,她说她热爱自己现在的工作。
“杨阳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姑娘,每个和她交班的同事一看护士站的物品摆放和卫生消毒情况就知道前一天一定是杨阳的班儿,这孩子上进还要强什么都做到最好!”内二科主任李娜说。
对于李春华护士长来说,杨阳更是她的得力爱将。李春华告诉记者,有一个小患者入院的时候仅4个月,输液需要扎头皮针,没有一个护士敢上手,每次都要请会诊,每次会诊费用都要花费100元,几次下来患者家属有点吃不消了,找到护士长,杨阳知道后,二话不说主动提出她来,没想到一次成功,看到当时的场景,大家都舒了一口气。“我就问她,我说你也没扎过,你怎么那么有信心呢?啥时候练的?过后儿,我才知道,每次会诊的人来,她都认真在一边看着学,回到家后就拿自己家里的娃娃练习,杨阳特别有心,现在她都开始帮我带新人了!”李春华护士长骄傲地说。
传染病医院的护士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第二天早上9时,当记者再次见到杨阳时,她刚刚脱去厚厚的隔离衣和隔离鞋套,摘下口罩的脸庞渗出了晶莹的汗珠,一天一夜,她这是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工作。
“其实传染病病人需要爱和关怀,而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的护士更需要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说到这里,这个阳光的女孩儿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大多是需要严密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为了保护社会,这里不能有家属陪护,护士在完成各种护理程序后,就担当起了家属的角色。传染病病人往往会受到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的歧视和疏远,而此时医护人员的言行就是他们战胜疾病的最大力量了。在与传染病病人朝夕相处中,她们不只是完成晨、晚间护理,打针、发药、观察病情、抢救危重病人等护理工作,还要接触和清除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为了保护社会和健康人不受感染,必须要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比综合医院的护士多一份献身精神,要有为传染病病人奉献一切的勇气和志愿。杨阳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是吃五谷杂粮,谁不得病?在这里工作,被感染的几率很大。但是,当我们面对患者渴求生命的目光时,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25岁的姑娘说得很平静,可记者却在不时地被感动着……看着那些20岁出头的姑娘,每天带着厚厚的帽子、口罩、眼罩,穿着隔离衣、防护服,奔走于病房之间,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她们减少了与亲朋好友的团聚时间,记者深深地感觉到她们失去得很多。
杨阳说,对于自己对患者的付出,不期待任何回报,一份认同就是患者对医院、对自己的最大回报。“直到现在,我仍然深爱着护士这份工作,我愿意随时面对需要我的患者,期待看到他们一点点好转,更喜欢看到她们笑着走出医院的样子。”
朴实的话语,忙碌的身影,执著的追求,从锦州市传染病医院一代又一代的护理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了支撑人类健康的伟大女性。她们是一群行走在鲜花与荆棘并存的道路上的健康卫士,她们是传染病患者的守护天使。而这些可爱、可敬的护士们还依然坚守在防治传染病的第一线。她们也渴望亲情,更需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