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价格稍高,我们依然选择你们的产品,谁让你们的质量高呢!今后每月都会跟贵公司有固定的采购量,并需要贵公司为我们长期供货。”一大型合金公司经理对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锆粉指标非常满意。这其中,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任彤功不可没。
老技术用了十几年 改进?费那个事干啥?
2015年10月,中信锦州金属接到了一家大型合金公司关于锆粉的合作意向,但是对锆粉质量和产量的要求都很高。十几年来,冶金锆粉的生产工艺一直没有提升。大单来了,品级率达不到,产品前景还非常好,中信锦州金属觉得是时候改变了。
以此为契机,公司成立了项目攻关小组,任彤作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副主任,挑起了技术改进、工艺提升的大梁。
然而,改革的路并不好走。“市场需要你提高,做不做?按道理说应该做,应该有提升,可是为啥业界一直用老方法?难!从前期论证到评估,再到设备的改造,整个一系列的大动作下来,真的很难!”任彤坦言,改造初期,他听到了很多负面的声音:“当这出头鸟干啥?能提高多少还不一定,整不好丢人不丢人!”、“10多年都用这种技术,都相当成熟了,咱费那个事干啥?”……
面对这些疑问,干了30多年技术的任彤,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他像往常一样,认准了一件事,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跟老员工、老师傅们笑道:“就试试吧!”
有了理论支持 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项目开展了。经过前期论证、评估,理论层面上证明,无论是锆粉的质量还是数量,通过改造设备和生产方式是完全可以强化的。“前期把不利的因素分析出来,认为都能解决,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是认真干了。”任彤会同技术人员和岗位员工采取24小时全程现场跟踪方式,改变原有加料方式,以每班两次或多次加物料的方式代替原有一次性加料,使阳极不断释放出锆离子,持续与熔盐中其他离子反应完全,避免因电解的进行而使熔盐中锆离子浓度降低,不断在阴极处析出产品。
按照原定计划,任彤所在项目小组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最开始的时候,品质得到了非常好的优化,从最开始的30%提升到了70%!
可是试运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现不对劲儿了!“一个电解质周期20—25天,之后就要置换电解质,而优化后,十五六天,电解质就变得黏稠、浑浊了!因为黏稠,导致电阻增大,熔盐温度高了,补充电解质时发现损失非常大,所以调整熔盐的成分、提高电效是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接下来的日子里,任彤和小组成员,每小时观察、记录,每天都要总结,24小时不断人地观察、分析,“熔盐温度高,我们可以降温,可是电流却不能降低,降低了就影响品质,这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瓶颈!”
查找制约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电解过程中电流密度、熔盐温度、熔质浓度等条件的控制非常关键。在结合资料介绍及老师傅们的经验介绍后,任彤决定以这些参数为切入点,进行攻关。
攻关技术点确认后,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调控与改进!终于,任彤团队将这些参数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冶金锆粉产量实现大突破!
“我们最高产量达910公斤/月,提高30%—50%!产品回收率上升约1.5%,创历史新高,同时,产品质量发生质的飞跃,杂质S元素降低10倍,C元素降低6—8倍,主品位上升0.6%—0.8%!”说到此处,任彤的喜悦溢于言表,“我是做技术的,也接触客户,我知道,有这样的成绩,我们成了!”
对企业的忠诚 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任彤骄傲地说,当年锆粉产量为6824.9公斤,较上一年增加2477.55公斤,产量增加55.9%,品质大幅提升,满足了客户提出的特殊需求。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情景,客户表示,即使价格稍高,也要求长期供货。
采访的主题是“工匠”,任彤对“工匠”二字有自己的理解,“我个人理解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吧。我觉得自己可能还有差距,但是我能做到‘忠诚企业’。什么叫作‘忠诚’?我理解不是在一个岗位上做一辈子,而是你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天,就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全心全意地把本职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