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子女……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白衣战士。一起来看看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郭闯记录的战“疫”一线的故事。
郭闯,32岁,主管护师,2011年8月到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至今。他在护理岗位中九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细致入微地关注每位患者的一点一滴,用真诚的博爱之心给患者生命健康以最虔诚的守护。2019年被聘为辽宁省护理学会重症护理分会青年委员 。
时间:2020年2月6日
地点:武汉协和江北医院
记录人:郭闯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十二天了,记不清接诊了多少患者,但有一位阿姨却时常让我想起,尽管她已经去世两天了。其实她是许多重患者中的一员,但她同时也是我们辽宁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之后治疗的第一例血滤患者。每天她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眼睛紧紧的盯着床边的呼吸机,看到我走过去,她使劲眨着眼睛,使尽全力动动微弱的手指,我知道她在招呼我,尽管微弱到不能说话,但那种祈求和期待的眼神,每次都冲击着我情感的底线。她和我妈妈的年龄相仿,也许她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冲锋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也许她也像我的妈妈一样,担心着远方的孩子,她和我们一样坚持着,努力着,战胜疫情,期待早日合家团聚,想到这些,难免一阵心酸。我总是尽量轻松的告诉她,“阿姨,你好好配合我们,我们一起加油,你肯定能好!等你病好了,请你来我们辽宁,来锦州,我请你吃锦州烧烤!”尽管彼此看不清,也许也听不太清楚,但那份感动的默契却让人无法忘怀,我至今还记得阿姨闭着眼睛用力的点头和眼角留下的泪滴……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我赶紧退到一边,努力自我调整状态,准备迎接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接力。加油,坚持!
病毒是无情的,阿姨病情恶化,我们全力以赴还是没能留住阿姨的生命。在重症医学科见惯了生离死别的我,就像第一次送走患者一样悲伤,这种痛苦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不仅是第一次,而是每一次都很难过……
走出病房来自大连的同事看出了我的难过,轻轻的拍了拍我的肩膀递给我一包海参,仅留下一句加油就离开了,但那份可贵的关怀,却让我充满力量和信心去迎接下一个挑战。
时间:2020年2月9日
地点:武汉协和江北医院
记录人:郭闯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十五天,上午我护理的2名患者成功脱机(呼吸机)拔管,状态良好,并且在下午转出ICU,进入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我的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当患者握着我的手,虚弱地说了声“谢谢你”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特别欣慰,也是我来武汉之后最高兴的一件事。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滴汗水、每一份辛苦、每一份坚持…,一句话“值了”!
由于ICU的患者病情紧急危重,辅助监测设备非常多,而且随时可能需要抢救,所以重症组的医护们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每个班次都不能正常下班。除了体力严重透支带来的疲倦,这个锦州小伙子总是带给大家无限的温暖和热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在全民悲痛的白色恐怖中,郭闯认为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消息就是,一个又一个患者病情好转,从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
多少个日夜的陪伴守护,在冰冷的病房内,当孤独恐惧侵蚀着一切的时候,白衣战士化作天使,温暖着每一个素不相识的患者,那一刻,不是护患,那一刻是亲人,是朋友,更是出生入死共同与病毒抗争的战友!
“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康复出院,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健健康康!希望疫情可以早日结束,病毒早日消失,希望我们可以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曙光就在前方!必胜!” 郭闯默默的许愿,鼓励着自己!